书法宝典

书法宝典



(形声。从犬,瓜声。本义狐狸)

同本义

朕狐疑。--《汉书·文帝纪》。注狐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听且渡,故言疑者称狐疑。”

小狐汔济。--《易·未济》

狐鸣呼曰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狐裘不暖锦衾薄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狐凭鼠伏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
又如狐丘(狐穴居之小山);狐白(狐腋下的白毛);狐兔(狐和兔);狐仙(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,化为人形,与人来往)

喻坏人,小人

狐hú

⒈通称"狐狸",属受保护的动物,禁止猎杀。它的形状略像狼,面部较长,吻尖,尾长,尾毛蓬松。尾部能分泌恶臭,遇敌时从肛门放出,乘机逃跑。毛多为赤褐色。性狡猾,

多疑,昼伏夜出,捕食鼠、鸟、家禽等。毛皮柔软,可做衣、帽等。今已能人工养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