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宝典

书法宝典

xié

邪 xie

(形声。从邑,牙声。本义琅邪郡。字亦作琊)

赤芾在股,邪幅在下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

方直不曲谓之正,反正为邪。--《贾子道术》

竹林,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。--《春秋繁露》

回邪曲直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
又如邪靡(倾斜披靡的样子);邪睨(斜视);邪绝(斜行度越)

不正当,不正派

虽有奇邪而不治者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
亡正处邪。--《周书·王佩》。注奸术也。”

愚乱之邪臣。--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

是以邪氛岁增。--《汉书·元帝纪》

放辟邪侈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惧谗邪。--唐·魏征

邪xié

⒈不正当,不正派~说。~气。~恶。~教。改~归正。〈引〉奇异,不正常有点~。~门外道。有股~劲。

⒉中医指引起疾病的某种因素与病理损害寒~。扶正祛~。〈转义〉迷信者所谓的"鬼神给予的灾祸"~魔。妖~。驱~。不信~。

邪yé

⒈文言疑问词。"邪"有时也写作"耶"。



邪yú 1.指年历推算中剩余的日子。

邪xú 1.缓慢。

邪shé 1.星名用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