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宝典

书法宝典



(形声。从竹,朿)声。朿”,指带有芒刺的植物,作策”的声符,同时兼表字义。本义竹制的马鞭(头上有尖刺))

同本义。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,包括缰绳之类

軓前十尺而策半之。--《考工记·舟人》

则仆执策立于马前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
绕朝赠之以策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

左师为已短策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

伤吻敝策。--《汉书·王褒传》

齐闵王将之鲁,夷维子执策而从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执策而临之。--唐·韩愈《杂说》

振长策而御宇内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又如策辔(马鞭与马缰);策彗(以

策 cè

①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~。

②古代考试文体,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提问,由应试者对答对~。

③我国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,跟'筹'相似。

④计谋办法计~、献计献~。

⑤古代赶马用的鞭子。

⑥用鞭子赶马鞭~、~马疾驰。

⑦姓。

【策动】谋划动员。

【策动力】〈理〉物体做受迫振动所受的周期性的外力。

【策反】深入敌对一方内部,秘密进行鼓动,使之倒戈。

【策励】督促激励在工作中不断、自己。

【策马】用鞭子赶马。特指(骑在马上)用鞭子驱马前进。

【策士】封建时代投靠君主或公卿为其出谋划策的人◇来泛指有计谋的人。

【策源地】战争、社会运动等发动、兴起的地方金田村是太平天国运动的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