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宝典

书法宝典



(会意。金文从鼎,从刀。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,以便让人遵守。本义准则,法则)

同本义

则,等画物也。--《说文》

则,法也;则,常也。--《尔雅》

根天地之气,寒暑之和,水土之性,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,虽不甚多,皆均有焉,而未尝变也,谓之则。--《管子·七法》

均守平则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

法则以驭其官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
掌则以逆都鄙之治。--《周礼·太史》。注亦法也。”

有物有则。--《诗·大雅·庶民》

天不变其常,地不易其则。--《管子·形势》

又如则天(以天为

则zé

⒈规则,规律,制度准~。法~。总~。细~。

⒉榜样,模范以身作~。

⒊效法~先人之法。

⒋就,便,那么有~改之,无~加勉。唇亡~齿寒。

⒌却(〈表〉转折)今~不然。

⒍乃,是,就是(〈表〉肯定判断)此~岳阳楼之大观也。

⒎做,作,常见于古小说中~甚(做什么)?不~声。

⒏连词。用于对比句或两件事先后相承内~百姓疾之,外~诸侯叛之。响了预备铃,~同学们陆续走入教室。

⒐假若,假使今~来,沛公(刘邦)恐不得有此。

⒑量词,指成文的条数寓言两~。试题五~。新闻三~。

⒒在一、二、三等数字后,表示列举事项一~屋少,二~人多,故住房紧张。



则zhī 1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