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宝典

书法宝典

dùn



(形声。从页,屯声。从页”,表示与头有关。本义叩头,磕头)

同本义

顿,下首也。--《说文》

二曰顿首。--《周礼·大祝》。注拜头叩地也。”

又如顿颡(屈膝下拜,以额叩地,多在请罪投降时用);顿筑(以头或物撞地);顿头(磕头);顿膝(下跪)

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

顿足失色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牵衣顿足拦道哭。--唐·杜甫《兵车行》

又如顿脚;顿足(以足跺地。形容着急、悲痛的样子)

倒下,跌倒

故兵不顿而利可全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
又如顿仆(僵仆);顿落(低落);顿碌(折腾);顿毙(倒毙)

顿 dùn

①稍停停~。

②忽然;立刻~悟。

③用头或手叩地~首。

④处理;安置安~。

⑤量词。用于吃饭、劝说等行为的次数三~饭。

⑥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(zhuó)纸而暂不移动。

⑦姓。

【顿挫】停顿转折。多形容声音和谐悦耳,节奏感强。

【顿号】标点符号的一种,即'、',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。

【顿开茅塞】见【茅塞顿开】。

【顿然】忽然;一下子。

【顿首】叩头;磕头。旧时多用于书信的起头或末尾。

【顿音】缩短音符时值,使音与音不相连贯的一种奏(唱)法。听起来富于弹跳性。又称断音。

顿dú 1.见"冒顿"。